仿山山會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9-14
仿山山會發(fā)源山東省定陶縣西周至春秋戰(zhàn)國時曹國25代君王陵地,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。據《定陶縣志》記載:“仿山在縣西北十二里,層阜隆然,古曹國葬地,積壤之高,仿佛如山,自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并稱焉”。明天啟三年《仿山創(chuàng)建玉皇祠記》云:“山稽郡乘,曹叔之陵寢地也。以人力作阜……崇三十丈,延袤百畝。”平原上積壤之高大,仿佛如山,故稱仿山。”
仿山從春秋時期建曹國王陵,至明清之際,仿山墓群之巔,歷代所修廟宇有大小48座。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是仿山山會的日子,來自晉、冀、魯、豫、蘇、皖等省的商賈游客提前數日就來到仿山,十幾萬人之眾云集于此,車水馬龍,貿物交易,成為魯西南及周邊地區(qū)農貿交易的大型貿易場所。
綿延十里的山會,正值麥收前的光景,除麥收農具外,僅騾馬一市每日成交量都在千匹以上,至于牛羊之類的家禽牲畜就不計其數了。至于其他京廣雜貨、日用商品等應有盡有。更有打拳賣藝的、跑馬玩雜技的、說書唱戲的、舞獅的、玩猴的、吹嗩吶的等,各類民間文化匯聚于此,是鑼鼓喧天,熱鬧非凡。其他捏面人的、吹糖人的、拉洋片的、寫鳥字的、鼓吹周易的、推八卦的等傳統(tǒng)文化藝人,在這里比鄰擦肩,隨處可見。
仿山山會以其獨特的歷史淵源,悠久的傳統(tǒng)文化,千百年之不衰,成就了魯西南規(guī)模最大的傳統(tǒng)民間-而聞名遐邇。仿山山會是研究中原地區(qū)古代貿易物流交易、民風民俗活動的活化石。